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重要引擎

发布者:双创学院发布时间:2023-06-01浏览次数:10

吉林省数字经济学会 2023-06-01 08:04 发表于吉林

图片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我国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超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

    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

     四成以上制造企业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制造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五位……

     这一串串数字记录着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近年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数字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数字中国建设进入整体布局、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本文刊于《人民邮电报》2023年5月29日 02版

记者 苏德悦

图片图片

图片

制图:苏德悦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数字经济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撑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增进人民福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绿色化转型、推动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发展动能,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根据国家网信办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其中,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5.5%。软件业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达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电信业务收入达1.58万亿元,同比增长7.5%。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农业数字化加快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智能灌溉、精准施肥、智能温室、产品溯源等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2022年,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8.6%和77.0%,同比分别提升3.3和2.3个百分点。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5%。5G融合应用深入发展,已融入52个国民经济大类,“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4000个。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达3万亿元,市场满足率超过50%。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线上消费在稳消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7.2%,创历史新高。线上办公、在线旅行预订、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分别达5.4亿、4.2亿、3.6亿,增长率分别达到15.1%、6.5%、21.7%。

与此同时,我国数字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联网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384亿元,同比增长9.1%。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平均研发强度分别为7.33%和6.82%,位居行业排名前两位。

数字基础设施能力持续提升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底座,近年来,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规模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5G基站数量达231.2万个,较2021年新增88.7万个,总量全球占比超60%。互联网带宽达38T,互联网骨干网总体性能迈入世界前列。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18.45亿,净增4.47亿户,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超算发展水平位于全球第一梯队,2022年最新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我国共162台上榜,总量蝉联第一。

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据统计,2022年,我国信息领域相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近3.2万件,全球占比达3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3.5万件,同比增长17.5%。关键数字技术研发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数字资源体系加快建设

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国数据基础制度加快构建,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系统提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框架,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四方面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省级大数据管理服务机构,广东、天津、江苏等地区探索建立“首席数据官”机制。各地加快探索推进数据交易机构建设,多地交易机构联合开展数据要素流通标准体系研究,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成立48家数据交易机构。

与此同时,我国数据资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占全球数据总产量的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底,我国存力总规模超1000EB,数据存储量达724.5EB,同比增长21.1%,占全球数据总存储量的14.4%。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